— 3 min read
最近在知乎看到了这么个问题:学完Vue还有必要学习React和Node吗?, 有很奇妙的感觉,因为我在最开始入门前端时,也是以Vue入的门,在“学完”Vue之后, 我也有了类似的疑问,但当时的我没多想,觉得“技多不压身”,反正都是前端,以后肯定用得上,那就学呗——
结果我一路到现在都是处于这么一种状态:看到一个新的框架—看看文档和场景—嗯哼,不错—学! 虽然这样也造成我目前没有特别深入的方向,比如21届的大佬们在工程化、微前端、AST、NodeJS等等方向都已经开始深耕,我还在追着各种新框架学当弟弟,但不得不说,在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,你会逐渐对这些框架进行分类(比如我下面进行的归类),提取他们的共同点,这样在开始学习一个新东西时,你通常已经拥有了可复用的经验(比如在之前我感兴趣的研究了一些装饰器相关,使得后面入门Nest/Angular等都特别快),所以你的学习能力通常会是越来越强的。
这个问题的题主很明显遇到了大部分同学入门前端时会遇到的困惑:怎么这个还没学完又看到说那个才是主流的,怎么这个版本还没吃透又来了一个break change的新版本,怎么前端出框架的速度这么快??
很简单,如果学有余力,学就是了。如果学不动了,就完全没必要盯着前沿方向学(虽然前端网红圈不是吹的),不要被“2021前端必备!再不学你就out了!” “学会这些,立刻月薪30k!”此类的标题迷花了眼,觉得不学就被人卷死了。就盯着一个方向甚至是一个框架吃透,在简历上,“了解过A、B、C,使用过D、E、F” 绝对不如 “深入了解A原理,精通B架构实现,C的collaborator/maintainer之一”。
但有一点请注意,学有余力不是因为当前方向浅尝辄止而学有余力,是在当前方向足够深入同时还学有余力~
对于不知道学啥的同学,就有了这篇文章,我会在接下来罗列我深入/尝试/了解过的,认为值得学习的各个方向框架与工具类库,并且对它们做一个简要介绍。
对于我认为较为主流的则不会包含(如Vue与React框架本身这种~)。
Angular 是我最近正在学的框架,在开始前我其实是拒绝的,但写了两个例子之后我觉得真香!你可能听过它不好的一面:笨重、学习成本高、断崖式更新..., 可能也听过它好的一面:不需要再自己挑选路由、状态管理方案、请求库等、依赖注入很香适合后端程序员快速上手...。在最开始我就是处在这么个情况,直到我跟着官方教程走完第一个demo,我觉得我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学Vue3了(对不起尤大)。整体的感受非常舒服:
模块划分,我本人非常喜欢模块化的思想(个人认为React的是组件化而不是模块化),各个模块完全自己干自己的,不管是多级路由还是复杂数据流都显得结构清晰。
模板语法,在用Vue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到模板语法有多好,可能是因为模板和逻辑写在一个文件里总觉得不纯粹。但在Angular中模板被单独放一个html文件,组件用Class的语法写,我就莫名觉得爽快。
大而全,这一点见仁见智,能接受的会觉得很舒服,并且团队做定制也特别容易(schematics、generators、builders),各种规范是真的能确保不会一人一个写法。
学习成本,低情商:学Angular还要学TS和RxJS;高情商:学了Angular我就会TS和RxJS了!
深入TS类型编程推荐我之前写的这篇 TypeScript的另一面:类型编程
具体的不做展开介绍了,真的让我滔滔不绝安利Ng这篇文章就收不住了,所以有兴趣的同学欢迎去体验下。
NestJS,一个大而全的Node框架,就像NodeJS里的Angular,实际上作者也是受到了Angular的影响,很多装饰器都和Ng中的同名。你可能同样在犹豫要不要学这玩意,我的意见是:学!
因为确实NodeJS中目前没有特别全面的框架(虽然NestJS在Spring面前也是弟弟)。NestJS基于Express(也有Fastify的适配),同样预置好了各种能力,并且能很好的兼容Express中间件生态。我正在捣鼓的新项目就是基于Angular + Nest,越写越爽。
如果你打算Angular和Nest都学,我的建议是先学Nest,这样入门Angular的学习路线会更平滑一点。
如果你此前没有接触过依赖注入,可以瞅瞅我之前写的这篇:走近MidwayJS:初识TS装饰器与IoC机制
MidwayJS,淘系Node架构出品,整个阿里都在用的Node框架,同样基于装饰器体系,你可以理解为复杂度与完善性方面低于NestJS,但是高于Egg和Koa。
ts-node-dev + tsconfig-paths,你是否受够了ts-node的配置?是否难以忍受为了自动重启还需要为nodemon配置ts-node作为执行?请使用ts-node-dev -r tsconfig-paths/register xxx/index.ts
这一行命令即可~
TypeORM,最爱的ORM没有之一(装饰器 YES),也是目前NodeJS社区使用最多的两个ORM之一(另一个是Sequelize,但是TS支持只能说emmm,社区的TS实现也只能说一般)。Query Builder、级联、支持依赖注入,非常推荐试一试。
PM2,NodeJS进程管理工具,零宕机重启、支持fork和cluster模式、blabla...,更🐂的地方在于提供了很geek的可视化界面,如我的服务器上截图:
Prisma,下一代ORM,不仅仅是ORM。很新颖的使用方式(我是真的第一次见),TS支持非常好,Schema定义的方式也比传统ORM各个实体定义分开的方式清晰很多,有兴趣的可以瞅瞅我写的这个demo:Prisma-Article-Example
文章在哪呢?当然是
鸽在写了。
Serverless,这个,就不做过多介绍了,懂的自然懂。(强烈建议至少了解一下)
BFF,Backend For Frontend,这里不做介绍。
夹带私货时间到 GraphQL是我稍微比较深入一点的方向,这里相关的类库也会多一些。
.graphql
文件到语言可以直接使用的方法/类型定义,这个思想实际上各个语言都有,如Dart和Ruby等。在TS中这个工具的主要能力就是生成TS的类型定义,同时它的插件体系还提供了更多的额外能力,如Apollo-Client的插件,让你可以直接使用封装好的的useXXXQuery
等,前端连查询语句都不用写了;又或者基于Schema生成TypeGraphQL的Class定义,这一波反向生成我直接好家伙。GraphQL Engine其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方向,有点像REST那边的各种自动生成REST API的工具。简单地说,你提供一个数据库,GraphQL Engine会为你基于数据库的结构(可能这就是目前都支持PostgreSQL的原因?)生成GraphQL Schema、API、查询语句(Query/Mutation/Subscription都支持,并且是根据你的Schema组合来的)等,可以说是非常猛了。
Hasura,功能比较全的一款,支持PostgreSQL和MSSQL,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提供鉴权与触发器(类似Serverless中的触发器),以及把外部已经独立部署的GraphQL API也纳入管控。它提供的GraphiQL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增强版本:
Hasura还提供了前面说的GraphQURL作为client,hasura-code-gen来从Hasura服务生成TS代码,所以基本上可以用Hasura的生态做为一套方案了,包括我也有看到过一些创业公司就在使用Hasura(有提供企业级支持)。
PostGraphile, 只支持PostgreSQL,优势在于性能与插件系统来实现高度定制,还提供了数据库工具。和Hasura一样能自动基于级联关系生成CRUD操作,同样提供了企业级支持。
最常见的方式:使用这些服务托管静态页面,然后域名解析到自己的。
import { QueryDocument } from "@app/graphql"
, 爽!还支持React、Gatsby、NextJS、普通Web应用等,甚至集成好了Jest、Cypress、StoryBook等。一体化框架指的是, 你的前后端项目放在同一个repo里(后端是Node),同时前端直接调用在后端定义的方法,由框架在编译时去自动的把前端对后端的方法调用转换成HTTP请求。这是最近前端还挺火热的一个方向,主要的基于Node的一体化框架主要有这么几个:
db.entity.create()
这样去写数据库)。RxJS,ReactiveX实际上是一个“理念”,在各个语言都有相关的实现,如RxDart RxJava RxPy RxGo 等等,在对于异步的处理上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个库,但有一定的学习成本,比如海量的操作符与操作符组合,想要熟练的搭配出适合当前场景的操作符组合需要一定的使用经验,我也还在入门阶段。
NgRx,很好用的Angular的状态管理方案,写法和Redux非常像,也是action >>> reducer >>> state,所以几乎可以没有什么成本的上手。秉承了Angular的思想,提供了一整套的集成:和Angular Router的集成:@ngrx/router-store
;对于集合类型的适配:@ngrx/entity
;副作用管理:@ngrx/effects
,以及必不可少的schematics:@ngrx/schematics
等,最大的优势是和RxJS的深度集成。
E2E测试:Cypress / PlayWright,说实话很少能看到业务项目有完备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,更不要说E2E测试了,因为的确要花不少时间。但还是推荐了解一下,毕竟我个人是喜欢这种稳定性保障的工作的,并且看着一个个测试用例通过也很有成就感。
StoryBook,UI组件的测试库,亮点在提供隔离的沙盒来为组件进行测试,支持大部分的Web框架。
Babel,我下一个准备开始学习的方向之一,因为想通过Babel来简单了解一下前端世界中的AST。
Tailwind,原子化CSS的集大成者,喜欢的人爱不释手。
Husky,快速配置Git Hooks,多人团队协作中确保规范的重要手段,通常会这样使用:pre-commit
执行linter和prettier,commit-msg
检查commit信息,pre-push
构建、打tag、发包、运行测试等等。
LowDB,demo中常用的JSON数据库,亮点在使用Lodash的API来操作数据库。
JSON-Server,写demo神器,从JSON文件快速得到一个REST API,和Husky、LowDB同一个作者。
TypeStack,包括Class-Validator(校验)、Class-Transformer(TS类与普通对象之间的转化、操作)、TypeDI(一个实现极简的依赖注入库)、Routing-Controllers(装饰器路由)等一组TS工具库,均基于装饰器体系。
GenQL,从GraphQL Schema生成Query Builder,比较新所以还不怎么火,我挺看好这个库的。
GraphQL-Voyager,可视化你的GraphQL API,比如我的这个demo: Voyager。
Majestic,Jest的GUI,直观的查看你的测试用例。
scully,Angular的静态页面生成框架(我原本以为会叫NgxtJS?)
以上就是我 关注/接触/尝试/深度使用 过的大部分框架与工具库了,如果你恰好学有余力又不知道该学啥,不妨就从这里找找感兴趣的,最后再打个广告,我所在的组(阿里巴巴-淘系技术部-前端架构)正在招2022级的前端实习生,如果你有兴趣或恰好知道身边有这样的同学,欢迎投递简历到我的邮箱:linbudu@qq.com。